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刘建国:走向民众的清华教授

李艳茹 E20水网固废网 2021-04-27

2016年之后,刘建国最著名的身份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变成了“垃圾分类专家”。这位看起来严肃板正的教授,上央视对话白岩松,上“跑男”综艺给Angelababy们讲垃圾分类,做客春妮的周末时光,成了固废领域最具时尚气质的行业专家之一。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李艳茹

相关阅读


刘建国:垃圾分类推动环卫行业不断升级
刘建国:厨余垃圾分类处理应适度适量
刘建国:建“无废城市”,不能靠讲故事跑马圈地
刘建国:中国垃圾处理“困”在何处?


2016年之后,刘建国最著名的身份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变成了“垃圾分类专家”。这位看起来严肃板正的教授,上央视对话白岩松,上“跑男”综艺给Angelababy们讲垃圾分类,做客春妮的周末时光,成了固废领域最具时尚气质的行业专家之一。


去年底,中国水网主编谷林、本文作者李艳茹专门拜访了刘教授,探秘到他“出圈”背后的专业初心和环保情怀。


 (左至右)谷林、刘建国、李艳茹


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两年内,刘建国参加了大量与垃圾分类相关社会交流活动,只要时间允许,对活动邀请几乎有邀必应,大到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各大电视台出镜访谈、各种行业论坛报告,小到给小学生讲科普,给大学生开讲座,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露面不够,刘建国还执着于用不一样的语言体系,让不同活动受众人群印象深刻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组织的交流中,他细致梳理行业现状及问题,将思考和对策凝练成兼具战略高度和专业深度的语句

 

在行业论坛的发言上,他将分类要义编作一首打油诗:干湿分开,努力方向;积极鼓励,相得益彰;定时定点,适度适量;湿中无干,理所应当;干中无湿,两败俱伤。

 

在“十问十答”一文中,对于问题:“如果经济上不合算,甚至环保上也不一定合算,还有必要推行垃圾分类吗?”回答是:“咳咳,你今天穿的衣服很得体很漂亮嘛,简直令人赏心悦目!穿这么漂亮,经济上环保上肯定都不合算,那么还有必要这么穿吗?”

 

在给孩子们的科普中,则用更贴近生活、更加场景化的方式来讲。交流中,一个孩子质疑“猪分法”:“你看,有的垃圾是猪吃了会死的,但也是能卖钱的。” 刘建国就告诉他:“这种判断方式是猪去分的,生活中是要我们人去分的。猪能分成这样,人比猪聪明,肯定会分得更好。”

 

一些人认为刘建国是“想红了”,一些人定义他为“被垃圾分类耽误的段子手”。刘建国认为自己其实是“看不下去了”。垃圾分类激起了民众超高热度的关注和讨论,成了环境产业最出圈的话题。但也正由于参与讨论人群的扩大,探讨本身容易变得空泛、停滞,或各执一词,“盲人摸象”、“管中窥豹”式的观点层出不穷,借垃圾分类将焚烧、填埋等常规处理手段污名化的有之,否定我国环卫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有之,对专业理性的观点冷嘲热讽的有之,借机贩卖假冒伪劣技术的亦有之。

 

在一次由公益组织召集的交流会上,刘建国还看到不少憋着一股劲而来的观众。他们谈国内垃圾含盐量高所以一定会大量产生二噁英,呼吁将所有垃圾吃干榨尽,全量利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来没有去过垃圾场,脑子里只有抽象的垃圾,从一些耸人听闻的报道评论中摘取证据,并深信不疑。

 

一时间,政府、企业、居民看起来都在不断表达,相互之间的不理解却越积越深。

 

刘建国属于科班工科出身,偏爱系统思维、科学方法、国际视野和实践经验;同时,他博览群书,笔锋老道,身上又有一份独特的文人气质和社会情怀:“如果正确的声音不去占领阵地,错误和偏激就容易泛滥。”他希望基于自己多年以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亲身实践,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和各个群体进行有效沟通,把声音传出去。

 

分类or焚烧,不是一个problem


刘建国有一句名言:垃圾分类一定比不分类要麻烦,适度的麻烦居民养成分类习惯必不可少条件,麻烦了发现垃圾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才有动力去减量,才有意识去分类,才有意愿去付费。这让不少人将他的立场划拨到为政府说话这一类

 

他还有一句名言:“分类不是为了不焚烧,而是为了好烧、少烧,世界上越是焚烧占比高的国家,越是分类做得好国家,基本上没有例外。”这又让一些人给他戴上了“利益集团代言人”的帽子。

 

学者身份使刘建国倾向于多维辩证式的思考,在他看来,垃圾分类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问题,涉及经济成本、法治水平、管理能力、硬件基础、国民教化等多方面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最值得探讨的是“方向对不对”以及“应该怎么做”,而不是执念于技术方案的比选。

 

刘建国收到了许多不同群体发的不同“帽子”,他对此感到啼笑皆非。“其根源还是在于各方之间的信任度太低,还有就是一些骗子的把戏被揭穿而恼羞成怒,一些滥竽充数的专家失去市场后造谣中伤。”他判断。信任的缺失,使得民众不愿相信政府或专家的话,而一些立场偏激的社会组织,举着“代表民众”的旗帜,站到了道德高地上,指责所有不迎合他们的观点的人。

 

站队和戴帽子最容易,因而很多事物演变极易被简化为“两股力量的斗争”,“分类派”和“焚烧派”的对立由此产生。而思考判别很难。刘建国认为,不妨从历史进程来看待垃圾处理方式的变革。

 

“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垃圾处理方式和当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关联。中国是垃圾处理在这些年里取得的成就,其实是结合每一时期的需求,走在了正确道路上。在发展中国家里,我国的垃圾处理遥遥领先。” 刘建国提到,这些成就是当前垃圾分类取得成功的一个良好基础,为垃圾处理系统升级提供了可行性。“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国垃圾处理基本实现了“仓廪实,衣食足”,才有条件去追求“知礼节、知荣辱”,也就是推行垃圾分类。”

 

我国快步迈过了集中处理的台阶,但也留下了争议的引子——迄今为止我国垃圾处理的成就,都是政府大包大揽的结果,民众没有参与,对此完全无感,基本上都是旁观者,旁观者最容易成为批评者。“邻避效应”由此而生,也需由此而解。全民参与就是要化旁观者为建设者,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这一步迈出去很难,但非迈出不可,任何投机取巧都是“南辕北辙”。

 

刘建国分析:“长期以来,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依靠的是游离在监管之外的拾荒队伍。由此,我们的资源回收率很高,也确实垃圾减量了。然而,这个环节的所有数据信息均不可知、不可控,它的高效率是建立在没有管理没有保护的前提下。包括环境污染、人体健康、从业人员安全隐患,都没有保护手段。”

 

他算了一笔账,需要处理的垃圾是价值最低的部分,而正是这一部分,从收集、运输到处理、监控,各个环节都有数据化的严格管控。反而是高价值的可回收废品,还停留在板车、三轮、作坊的时代。若抓住垃圾分类全废物、全系统、全链条推进的机会,将这一部分物质资源纳入统一监管,促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为现代化的行业,“资源化”的目标就可以实现大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垃圾分类分出哪怕只有20%,也要比传统状况下分出的30%更有价值,更值得推崇。

 

“垃圾分类不是为了不焚烧。”刘建国在不同的地方多次总结,垃圾分类的目的主要在于三点,一是让居民通过参与垃圾分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让政府通过推动垃圾分类提升城乡精细化管理和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从而提升社会文明水平;二是通过法规和制度建设让居民和企业对自己产生的垃圾负责,通过末端倒逼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发展模式,促进绿色生产、绿色生活蔚然成风,逐步实现源头减量目标;三是以分类为牵引重构垃圾收运处理系统,让垃圾尽可能实现物尽其用,各得其所,进而节约原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刘建国认为,垃圾分类核心的目标在文明。中国这么多年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社会文明水平没有跟上,需要有一个抓手来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垃圾分类很光荣地承担了抓手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垃圾分类实际上是分“人”,而不是分“垃圾”。

 

在刘建国的体系中,经济、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的演变,从来不是简单的二元争斗、此消彼长,而是在时间中不断生长、健全。垃圾分类如此,焚烧也是如此。

 

“所以,焚烧和分类的对立,是短暂的历史惯性,还是行业的误导?”刘建国向观众们提问。

 

大学教授与网红标签


垃圾分类领域,刘建国的火有目共睹2017年,他的几篇关于垃圾分类的文章几乎都点击过万、点赞过百;手机写的十问十答”系列被一些地方部门做成科普小册子早期人民日报就垃圾分类话题采访他的一篇报道,成为当年高考的阅读材料;演讲讨论完毕,经常碰到请求合影的粉丝专业度和火热程度均被广泛认可,在行业里被戏称为“网红教授”。

 

对于“网红”的标签,一开始,刘建国是非常排斥的。作为一个以教书育人、科研报国为主业的高校科研人员,他主讲多门专业课程,主持多个国家项目,在固体废物多个细分领域有着长期研究经历很丰富研究成果,但在“网红”脸谱之后,这些层面的钻研仿佛一下被浅薄化了。

 

刘建国看重的正向反馈不太为大众所熟知。包括他呼吁的科学分类方法、容错性问题,被城市相关负责人在讲话中引用;关于行业的思考和观点,在一些国家决策及行业政策中得到体现;观点影响了行业的讨论重点,使错误的内容不至于蔓延成灾。这些事情能够让刘建国高兴起来,让他认为,自己还可以再多做一些,让现状更接近那条“正确的道路”。

 

去“跑男”之前,他甚至被十来岁的女儿不屑:“你好好一个大学教授去娱乐节目,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这也让他黯然神伤了一会儿。

 

“其实,做的越多,越是感觉到,这个比搞研究难多了。”研究工作讲求创新,要有新的东西出来;而垃圾分类的科普宣传,每次活动的受众有限,很多时候需要在不同地方,反反复复地说同一件事情,要把高度和系统跟不同群体的心理诉求结合起来,让小学生听懂、让记者理解、让大众接受。刘建国不断地在处女座的原则性和实际需要的灵活性之间找平衡。在第一次给小学生讲垃圾分类时,女儿便发现奥秘:“对你来说,难的东西讲起来简单,简单的东西讲起来难。”

 

在那一期“跑男”播出后,女儿班级同学开始垃圾分类,纷纷过来问道:“那真的是你爸爸吗?”女儿有些不好意思,给刘建国带回一个消息:“你现在还拥有一批儿童粉丝啦!”

 

这一期综艺的主要活动地点选在了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商场的餐厨垃圾清运现场等地,近距离参观垃圾卸料平台、垃圾吊控制室,体验厨余垃圾二次分拣、餐厨垃圾清运。刘建国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从专业角度与节目组进行互动。播出后,关于垃圾分类的专业讨论带上了微博热搜,引发了上亿的热度。这样的关注度,与此前的业内讨论相比,是几个数量级的放大。

 

刘建国尝试和网红标签和解。既然工作本身是要去塑造他人的正确意识、使其转化为行动,那么被更多人了解到便是增益。他想,自己在垃圾分类这一点上的工作不小心产生了放大效益,也未尝不是专业研究过程理念、方法、体系的集聚投射。工作中的一个高光切角,能让他人有所思有所得,那么,做被更多人关注的专业型网红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完全理性,蜜汁乐观


2018年4月刘建国在澎湃问上开个了主题“推动垃圾分类难在哪儿”的问答版块,一年多过去,仍不断有人提问题问题大多并不复杂,“请问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像日本那样的垃圾分类“请问家庭该如何执行垃圾分类?购买多个垃圾桶?分几类比较合适?“垃圾分类有没有国际统一的标准,法律法规依据?之类大多关心垃圾分类的民众,操作层面提出的疑问和感受。

 

每隔段时间,刘建国就集中回复一下新增提问,被常纪文调侃是“大炮打蚊子”。不过刘建国认为打向空气的高炮,没准能“人工影响天气”。问答中传来的关注度、求知欲,偶有充满生命力的奇思妙想,让他增加信心。

 

刘建国是一位难得的乐观专家,而这样的乐观决不是建立在理想主义的基础上。他断言垃圾分类不会在三五年内焕然一新,但并不令人失望。当前垃圾分类的基础条件均已具备,可谓水渐到渠渐成,从历史脉络来看,这无疑是一个新台阶。他相信,垃圾分类本身一定是持久战,会随着社会各方面的不断进步,政府、企业、居民的更加尽责,而逐渐趋于完善。

 

“历史就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我们想让它线性增长,但历史规律不是线性。只要方向没有错,起伏波动都是正常的。”

 

刘建国的读书喜好包含人文地理、自然社科、经济历史,在工具理性之外,更看重价值理性。因而他的乐观显得清醒又绵长,对民众抱有十足的信心。他怀着真诚走过去,去告诉他人自己的理解,也去了解他人的想法。作为70后的教授,在大学里和90、00后的年轻人在一起,听到他们的话语体系,不懂就问:“这句是什么意思?”他在微信里开“环境论评”公众号,在微博上关注《北京折叠》获雨果奖,在朋友圈里发表情包“只有颜低腿丑,才不敢穿秋裤”。

 

开放的心态,使自认为不沾潮流的刘建国,看起来又多了“时尚”和“萌”。对于所谓的新“形象”,刘建国已放弃争辩,从善如流。他想,在这个推广分类、废物管理的节骨眼上,行业特别需要一股劲,驱除寒气,把大家鼓动起来。

 

他愿意出一份力,同时,他也对大众的内驱动寄予厚望。他的期待如鲁迅先生所言:“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10月8日,2020(第二届)E20环境商学院“创新人物”评选再度开启。距首日报名仅两天时间,报名人数已接近30人!这其中涌现出很多新面孔,也不乏去年参选今年再度参选的,更有去年的创新人物今年再度报名的……经主办方粗略统计,已报名者中尤以特训班2期、13期、14期人数居多!欢迎其他期学员踊跃报名参选!
相关阅读:2020(第二届)E20环境商学院“创新人物”评选重磅开启!





近期热文    






王洪臣: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营,需要破解政策难题威立雅已收购苏伊士29.9%股份,称将获取其控制权
薛涛:地方水务企业发展路径解析与展望
舒朋士王雷:一体化智慧截流提升井助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
凌建军:中国农村污水治理的凌志之法
北京市政院戴明华:全产业链下,污泥减量化、资源化的北京经验

九月热文,欢迎点击阅读




又一波!10个村镇污水处理案例详解(17236)

“双百跨越”标杆污水处理厂预选榜单发布,53座污水厂脱颖而出(17057)

22个污泥处理处置案例详解(16735)

2019-2020年度环保装备品牌评选结果揭晓(9678)

原航发集团、碧水集团、环投集团改组为武汉生态环境投资发展集团(9450)

中国节能收购铁汉生态股权案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复(8437)

福州水务魏忠庆:数字水务(供水)建设探索与探讨(8205)

启迪环境:依托技术实力在有机固废领域“攻城略地”(8009)

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超标导致出水超标”  法律责任研究(6777)

生物质发电国补退坡方案的8点思考(6391)

寻找面向未来的100座标杆污水处理厂(5850)

巴安水务:拟将公司控制权转让给珠海水控集团,或迎来国资实控人!(5602)

中信环境技术罗伟:环保行业将迎来技术红利时代!(5497)

长江环保集团彭丹霖:三峡集团共抓长江大保护工作实践(5419)

清华大学施汉昌:智慧水务在排水领域如何发挥更大效益(5396)

瀚蓝环境中标聊城1.84亿环卫一体化项目最大包(5238)


备注:括号内为点击量,统计时间截至10月9日9:46



“E20水网固废网”公号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郭女士微信:xianglian-1988。


编辑 |郭香莲、王媛媛

统筹 | 谷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